第694章 私立学院
书迷正在阅读:坠欢重拾(1V1 H)、都市最狂仙医、快穿救赎:邪恶BOSS进化论、公主小妹:我家男神太腹黑、余生,让你守护、重生:太子,擦浪祐!、我是保护伞大BOSS、腐女无敌:我的老公有点坏、半步多客栈、恋上男主播:我是你的眼
??“哎——”何心隐摇头,喟然而叹,“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,高估了张居正的肚量,高估了我与他之间的情谊,然而低估了他对我的恨意,所以才会有如此的悲剧。” ??本来觉得何心隐和张居正是同窗好友,可经他这么一说,水墨恒觉得他俩算不上好友,仅仅同窗而已。 ??因为如果是好友,该清楚张居正的性子: ??一、不喜欢被人议论,尤其对改革的问题指指点点,还当着许多官员的面儿。这可是犯了大忌; ??二、不喜欢清流一派,清流的官员都不喜欢,更何况是不参与政治、游离于仕途边沿的山人? ??试想—— ??如果何心隐当着湖广官员的面儿,大赞张居正改革乘风破浪拨乱反正,开创万历中兴的好局面。那张居正肯定高兴,反过来也夸:这是我的好同学、心学大师啊! ??可何心隐反其道而行之,不给张居正面子,还提醒他要低调,不能取得一点成就便膨胀,坐三十二人抬的大轿。那张居正即便当时不说,背后肯定也会黑着脸骂人: ??何心隐本心应该是好的。 ??可张居正不接受,也不喜欢这种方式。改革的成就有目共睹,他需要赞美与鼓励,而不是诋毁与挑刺儿。 ??所以说,何心隐与张居正肯定不是知心朋友。 ??鉴定完毕。水墨恒问:“老人家现在不是好好的吗?怎么说是悲剧呢?” ??“我是逃出来的。” ??“逃?从哪儿逃出来的?” ??“从江陵。我谏言的当天晚上,便被荆州知府抓了,说我大胆狂言,得罪诋毁了张居正。” ??“那肯定不是张先生的意思。”水墨恒断然回道。 ??“没错。”何心隐对水墨恒准确的判断感到有一丝讶然,“张居正当时确实不高兴,可他是个聪明人,怎肯背这个黑锅处分我?岂不显得他小鸡肚肠?荆州知府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,所以不到一个时辰他便收到张居正的指示,将我放了。” ??“那老人家为何说他要谋杀你呢?” ??“荆州知府将我放了,并不代表张居正没有害我之心,只是因为理由不当;而相反,张居正正想拿我开刀。” ??“老人家猜测的?” ??“当然不是。我如今的门生可谓遍及天下,而且与不少官员都有深交,就在荆州知府放我的第二天,我便收到门生的消息,说张居正已经秘密会见湖广三台,决定查封全国私立学院,而我将成为他开刀的第一人,所以被湖广巡抚王之垣盯住。” ??“于是你提前跑了?” ??“不跑难道等着他们抓吗?我收到的消息绝对准确,张居正憎恨私立学院、想整顿学校,这是公开的秘密,而我作为全国各地私立学院的知名讲师,被他列为头号缉捕对象也在情理之中。” ??水墨恒点了点头,沉吟一会儿,想着何心隐这番话,确实不是空穴来风、危言耸听。 ??自张居正上台后,便致力推行一系列的改革: ??首先,整饬吏治,裁汰冗员,提出京察,提出考成法,让六科监督六部,内阁稽查六科,使得内阁成为真正的权力中枢; ??然后,经济财政改革,整顿驿站、税关、盐政、曹政、马政、子粒田征收三分税银等,将过去不合理的制度逐一纠正。 ??政治逐渐清明。 ??经济飞速发展。 ??国家财政得到根本好转。 ??过去两三年的收入,只够一年的支出,整个隆庆朝都是入不敷出;而现在一年的收入,可顶未来三四年的支出。 ??“万历中兴”——绝不是嘴上说说,或被施政者夸出来的,而是政绩在那儿摆着,可以拿事实说话。 ??但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。 ??比如:学校。 ??早在洪武皇帝开国之初,便下令全国各府县建府学、县学,后来又颁诏天下,赐学粮,增加师生廪膳,凡入府学、县学的学生,一律由国家负担费用,并免除生员一家的赋税。 ??这政策,可不同于今天的“义务教育”。今天的“义务教育”可以变相收费。而那时是真的免费,而且一家还跟着沾光。 ??那是真正鼓励读书的政策。 ??当时大明初创,人才匮乏,故洪武皇帝通过增加廪膳生员并给予殊恩优抚,为国家培育人才。 ??政策一好,向这儿涌的人自然就多了起来。 ??这跟度牒制一个道理。 ??随着廪膳生员的数额越来越大,越来越滥,各府县都已经承担不起了,叫苦连天! ??所以,后来又给府、州、县重新定额,就是限制生员的数额,不得超标。 ??再后来,到景泰元年,新皇帝登基,为了收揽人心,又将生员定额取消。 ??后又定,又消,几经反复。 ??直到正德十年,也就是武宗皇帝,再次放开生员编制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 ??许多人都削尖脑袋往府学县学里钻,一入学校,就等于鲤鱼跳龙门,哪怕一辈子考不上举人进士,但只要占着生员名额,照样优免束脩,享受朝廷的优惠待遇。 ??洪武皇帝当时的政策,意在为朝廷培养人才,体现朝廷的优士之恩,重视读书人,可发展到后来,这养士的政策就变了味儿,有些人实在不是读书的料。 ??除去害群之马的那部分不说,不少老童生,从黄髫少年读到胡子拖鸡屎,都还不肯退出府学。 ??像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便是其中一例。 ??都考不过他十二岁的儿子,还在那里不认命死读书。若不是张居正后来进了内阁,估计还会让朝廷继续供养着。 ??还有一类人,不认真读书博取功名,不肯钻研经邦济世的实际学问,却一味地标新立异,将空洞无物的玄学视为圭臬。 ??这部分人,最后许多成为山人。 ??因此,朝廷每年砸掉大把的银子,养的不是士,而是一帮对国家无用,甚至与朝廷对抗的狂徒。 ??对此,张居正深恶痛绝! ??当然,这说的是官学,何心隐说的是私学。 ??而私学的情况较之官学更为严重,虽然不需要国家奉养,但他们标新立异的程度,不知强过官学多少倍。 ??以何心隐为代表,讲学之风盛行宇内。他们攻击朝廷,反对张居正严苛的改革,各地私立学院无异于对抗朝廷新政的堡垒。 ??为什么私立学院风行于世? ??说白了,就是有不少当道政要的支持。 ??那些官员对张居正的改革心存不满,而自己又不敢站出来明确表态反对,便借助私立学院的势力,与朝廷唱反调。 ??张居正焉有不痛恨之理?